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159-1070-3404
本网独家:探访日本解决老龄化样板社区


QQ截图20251004085844


本网独家:探访日本解决老龄化样板社区


   日本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成为日本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在干叶县柏市开展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示范项目,似乎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的样板。近日,记者随日本外国记者中心组织的采访团,前往柏市实地探访。


   让老人感到“生存价值”

   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在2009年4月成立了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该机构特聘教授秋山弘子指出,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日本现在已经是“人生90年”时代,退休后数十年的第二人生如何度过,社区和社会应该如何建立养老环境,是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在人与社区联系非常少的城市,还出现了孤独死等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让老年人孤身一人也能够安心生活,并且能够感觉到生存的价值,去年11月起,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开始实施“Aging in Place(社区养老)”项目。

   秋山弘子介绍,2010年3月l5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决定在为期6年的时间里,为“在社区建设新型老龄社会”项目提供补贴,总额约25亿日元。2010年10月27日至11月26日,还招募关于“对创造使老龄社会更加丰富的科学技术系统’提供补贴的项目,总额达到50亿日元。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从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末的3年时间内,每年获得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约3000万日元的补贴。

   柏市位于干叶县西北部,人口40万,从东京乘坐电车三四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是东京典型的“睡城”。如今,由于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一代人大量退休,到2015年,每年都有约4000名老人回到柏市。而柏市的“丰四季台”住宅区是东京奥运会开幕的1964年建立的,拥有约4700户居民,如今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40%。因此,该住宅区面临的课题就是今后数十年日本将面临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样板。


 “第二次收获”成为可能

   丰四季台住宅区是“独立形成法人都市再生机构”

 (简称UR都市机构)的前身日本住宅公团建设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在陈旧的住宅区建筑到达寿命、开始翻建的时候,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与柏市和该机构合作,开始实施“社区养老”项目。

   2011年11月11日,该机构和相关方首次召集附近的老人举行了一次讲座,居住在柏市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自由报名参加,除了自我介绍外,还可以畅谈对老年就业的想法。

   秋山弘子指出:“如果现在的公司职员在退休后也能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为地区社会作出贡献,人生的第二次收获将成为可能。”

   在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内,还专门为参加该项目的老人设立了健康体检中心,有71名老人在这里接受过全面体检。该中心主任柴崎敬二介绍说:

  “除了确认老人是否适于就业外,还对就业前的身体状况和就业6个月以及1年期的身体状况进行比较。”中心要求就业的老年人每天都记日记,比较行动和生活的变化。结果发现,半年时间后,老年人不仅体重减轻,认知能力提高,脑和血管功能也都得到改善。

   检查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为63岁的井上理一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身体一切正常,他和64岁的江木隆之,都曾因为工作关系常驻美国,所以如今都在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举办的英文补习班中担任老师,教授小学生英文会话。江木隆之说,以前,除了接送家属和前往父母所在的养老院,几乎从来不外出,而参加就业后,打高尔夫、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和购物的频率也增加了。



  拟建设老人互助社区

  位于丰四季台住宅区内的“小羊园”是去年10月刚刚开业的一座特别养老设施,由社会福利法人“小羊会”投资建设。小羊园楼外的一片100多平方米的空地,被开辟戚了菜园,红薯、西红柿、黄瓜、茄子长势正旺。77岁的佐佐木幸子正在收拾黄瓜的枯叶,78岁的五日市怜则用喷壶在给茄子和向日葵浇水,70岁的高桥宣康在用工具给黄瓜除草。佐佐木幸子腰间还挂了一个带有网眼的圆形小扁铁盒,原来里面是点燃的蚊香,以避免劳动时遭受蚊虫叮咬。

   佐佐木幸子说,自己和老伴一起生活,以前几乎从不出门。她参加东大的项日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目前自己每周三天到这里劳动,每次劳动3个小时,从11时到14时,负责打扫和清除杂草等。她觉得开始劳动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时间观念增强了,而且觉得人与人之间有了纽带。而经过体检,佐佐木幸子发现自己身体状况也改善了不少。

   高桥宣康说,自己从来没种过地,种蔬菜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片菜地2月刚刚整理出来,由于里面都是碎石子等建筑垃圾,用筛子把石子筛出去才种上蔬菜。

   五日市怜激动地说,他两年前患了脑血栓,本来以为再也没有劳动的机会了,可是听说东大在开展老人就业活动,就前来应聘,经过身体检查,发现能够胜任。他觉得自己通过劳动,活得特别充实。

   小羊园副园长马场雅子介绍说,这里收获的新鲜蔬菜除了供入住小羊园的老人食用外,剩余的部分还出售给外面的市民。在养老院对外营业的餐馆“小羊茶沙龙”门口,就摆着一盒黄瓜和茄子在出售,单价均是30日元。80岁的上冈礼子和71岁的并内英子正在饭馆内给客人端茶送饭。她们说,自从2月开始在这里工作,听客人介绍对饭菜的感想,获得客人的表扬,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有价值。上冈礼子出生在中国大连,是一位独居老人,是就业老人中年龄最高的。她热情地对记者说,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岁数还能有机会劳动,和别人的交流增加了,心情变得特别好。

  马场雅子说,现在小羊园有90名需要护理的老人入住,他们实施了让退休老人适当劳动的“分享工作”项目,雇了约40名老人在这里工作,作为专业护理师的帮手,负责照顾其他老人、在餐馆服务、种植蔬菜等,老人的工资都是每小时800日元,由小羊园提供,由于每组5名老人实行轮班,所以剩余时间尽可以旅游、陪家人等。就业的老年人可以减轻正规护理师的负担,并提高护理素质,小羊园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老人互助的社区,这些老人都在步行到小羊园只需10分钟的范围内居住,上下班也都很方便。



   缓解保育员不足难题

   在丰四季台住宅区旁的“胡桃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77岁的木村利江正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63岁的小谷郁代也在园内帮忙,她说,自己从未带过孩子,她觉得带孩子对自己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和孩子们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她同时还在小羊园负责照顾老人,所以每周都是忙忙碌碌的。

   胡桃学园理事长溜川良次介绍说,丰四季台是个老龄化严重的住宅区,由于人口减少,获得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资格的人数减少,难以录用足够的工作人员。

   随着幼儿园保育质量的提高,也需要增加人手,因此在提高专业人员能力的同时,可以雇用一些辅助保育员工作的辅助职员以及从事杂务的职员,这就为老年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机会。幼儿园为此实施了“街道老师”项目,具体工作就是早晨7点半迎接儿童入园,傍晚时将儿童交给父母,给儿童讲故事、教折纸、指导栽培和农活等,每次工作都是一两个小时。现在,胡桃学园下属的胡桃幼儿园和篠笼田幼儿园共雇有6名老人,平均年龄达到68岁。这里的工资是每小时760日元,由委托他们开展该项目的柏市提供。这些老人可以减轻正规保育员的负担,并缓解当地保育员小足的难题。

   采访结束,站在丰四季台住宅区一座新建的高楼楼顶俯瞰四周,只见十几座陈旧的老楼残败不堪,虽然楼下绿草如茵,绿化也很好。住宅区内行人稀少,寂寥无声,让人认识到老龄化的无奈。希望东京大学开展的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上有所助益。(本网驻东京记者 蓝建中)



 资料来源:环球网(2012年07月12日上传公开)

 原文链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wc13

 收录时间:2025年10月04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日)